职教发展是济源崛起之路——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视察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纪实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10月12日上午,带着对济源职业教育的深切关注和对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殷殷深情,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再次来到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视察指导工作。看到全面投入使用的新校区,看到职教发展的新模式,郭书记倍感欣慰。他勉励学院要继续完善已有的经验做法,打好职业技术教育这个王牌,为全省带个好头。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刘春良,济源市委书记何雄、市长王宇燕、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田国强、副市长刘庆芳,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普锋、院长赵学通陪同视察。

美丽的蓝图已成为现实
再次来到职教园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校区,郭庚茂书记欣喜地看到,去年还是一纸规划的项目工地,已经变成了一座庄重典雅的现代化校园。壮观的教学楼,优美的学生宿舍楼,现代化的师生服务中心,高标准的实训工厂,设备完善,功能齐全。校园建筑恢宏大气,处处洋溢着时代气息。
副市长刘庆芳首先汇报了济源市中职资源整合和职教园区建设情况。职教园区一期工程占地721亩,其中职业技术学院校区427亩,园区总投资6.35亿元。园区建设有三个特点,一是多元化办学,二是多体制投入,三是突出校企合作。
学院党委书记普锋汇报说,在职教园区高职校区建设中,学院强化校企合作,引企入校,与深圳尚荣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济源尚荣医疗护理学院,组建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共建了济源富士康学院和生产性实训工厂。实训工厂学院提供18000平方米的厂房,富士康集团提供价值6000万的设备,带产品、带订单、带指导教师。双方共同组建公司,共同建设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同进行生产技能训练,是校企深度合作的有效载体。学院和富士康集团合作多年,成效明显。富士康集团连续两次授予学院‘优秀合作院校’称号。
市委书记何雄说:“济源富士康就是通过学院和晋城富士康的合作,牵线搭桥,才落户济源的。引进富士康,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立了大功。”
普锋说:“学院通过校企合作把富士康引进来,去年投资60个亿,安排近3万人就业,市政府给学院颁发了嘉奖令。过去我们的合作模式是为企业输送员工,现在是组建订单班、共建厂中校、校中厂,共同培养人才。并以此为契机,招商引资,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职业教育大有作为。”
郭庚茂书记关切地询问学生的就业情况。
普锋说:“郭书记,给您报个喜,今年6月份,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全国评了50个,河南省就两所,并且我院排名非常靠前。”
当听说学院模具专业定向班的学生到晋城富士康就业实习期满后月薪就能达到5000元。郭庚茂书记高兴地说:“学生一年收入五、六万元,这样一个农户培养一个孩子、一个高级技工,一下子就脱贫了,这是老百姓的大事,这是你们为百姓办的一件大实事。”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办出了特色
郭庚茂书记走进新建成的教学楼,一个个宽敞明亮的理实一体实训室内,师生们正在认真上实训课。
郭庚茂书记点点头说:“看职教,就要看实训。”
党委书记普锋和院长赵学通向郭书记汇报说:“教学楼融教学、实训为一体,全部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医疗护理系有两个专业,一个是高护专业,一个是康复治疗专业,共1900多名学生。”
郭庚茂书记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关切地询问。
“这是康复专业实训室,主要针对社区康复服务。”
“这个叫作业治疗实训室,主要针对病人的身体状况,进行肢体功能训练,练指法,练各种动作,也叫作业疗法、作业康复。”普锋和赵学通一一介绍。
走进物理治疗实训室,实训教师正在带领学生进行康复技能训练。郭庚茂书记关切地问实训教师:“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我是河南中医学院的毕业生,来这里当老师,就是想为职业教育服务。”
看到实训教师正在手把手地训练学生做理疗,郭庚茂书记高兴地说:“这才是职业学校,职业教育的老师就应该是这种教法,不能光在课堂上讲。
普锋汇报说:“这是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也叫“教学做一体化”,老师一边上课,学生一边听讲,接下来实际操作。”
郭庚茂书记来到建筑工程专业实训室,看到学生们正在进行土密度测试和建筑装饰绘画实训,高兴地说:“装饰设计学好了,就业后收入可不低啊!”
在建筑工程系的一间教室内,一场现场招聘会正在进行。普锋和赵学通介绍说:“这是河南万道轻钢实业有限公司正在进行现场招聘,主要招聘建筑类和经管类的学生,要100多人。由于学院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学生就业情况很好。”
一边走,普锋一边汇报:“职业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区别就在这,一切都是借鉴双元制。教师是双师型,学生们拿的是毕业证和技能证双证书。”
郭庚茂书记称赞道:“这种模式很好,光照书本上讲不行。就是要按照德国双元制模式办职教。你们做得很好,为全省带了个好头。”“在发展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方面,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办出了特色,希望你们继续完善提高。”
打好职业技术教育这张王牌
郭庚茂书记来到学院和富士康合作共建的实训工厂,了解了实训工厂的运行模式、建设情况以及学院校企合作的基本情况后,赞赏道:“你们学院校企合作的模式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做得很好。当前,职业技术培训,必须和企业合作。职业院校如果不与企业合作,培养的学生就很难完全符合企业的实际生产要求,企业招聘的学生还要再培训一次,才能上岗。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的技术不断更新,职业院校的实训设施、实训设备跟不上企业技术水平提升的要求,就无法对接。如果职业院校跟着企业发展去购买设备设施,又没有这种能力,也不现实。校企合作解决了紧密结合的问题,企业提供生产设备给学校,培养的学生就能达到生产的实际操作标准。”
“河南正在大力推进全民技能提升工程,这是一项战略工程,一定要高度重视。第一,就业是最突出的民生。就业根本的问题在于技术,要富民,必须得就业,要就业,必须得有技能,所以说,技能是最大的、最紧要的民生。我们为人民服务,首先要帮助群众就业,帮助他们就业就要帮助他们培养技能,技能每提升一步,收入就增长一分。现在一般工人每天五、六十块钱,一般技工大概一天一百元,高级技工二百元一天,这说明有没有技能收入是不一样的。第二,河南省是人口大省,考虑到就业的压力,必须想方设法向制造业大省发展。没有制造业的支撑,河南将来很难持续发展。河南能不能建成制造业大省,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等各方面都没有问题,要害问题就是劳动者的技能。如果我们能培养大量的成熟的各种层次的技能人才,那就是最大的竞争点和吸引力。从这种角度来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第一是最大的民生问题,第二是最根本的发展关键要素,所以它带有战略性。这就是为什么河南一定要发展职业教育,抓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抓全民技能提升,必须一家牵头,六路并进。就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教育、民政、农业、扶贫和残联等部门六路并进,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还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的作用,织实施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职业教育攻坚计划”、“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一定要意识到这是支撑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长远战略大问题。”
市长王宇燕汇报说:“我们去年出台了全民免费获补贴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的计划,只要报名,政府就提供免费培训或岗位。”
郭庚茂书记语重心长地说:“一定要把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放到事关全局的长远的战略举措中来。导向要倒过来,以前我去一个村子考察,这个村考上一个大学生补助一万,我就问考个技能工为什么不补?还要支持考职业院校、考技能。职业教育要搞货真价实的提升,不能挂羊头卖狗肉,不能是形式上的职教,实际上还是普教的那一套,那样起不了实际的作用。职业教育的关键就是校企合作,也是战略工程,校企合作大有可为。”
普锋说,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一直在按照郭书记指的路子走,市委、市政府在政策、资金、人才引进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学院已成了河南职业教育的示范院校和品牌院校。全省职业教育现场会马上要在济源召开。
郭庚茂书记再次指出,你们做的很好!济源要给全省做示范,打好职业技术教育这个王牌,以它来吸引产业,吸引一些高端制造产业,让它成为济源的崛起之路。
普锋和赵学通表示,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郭书记两次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视察指导工作,是对学院的厚爱和支持,我们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坚决按照郭书记的希望和要求,先行先试,打好职业教育这张王牌。
临行之际,郭庚茂书记高兴地与大家合影留念,并再次寄语:“济源职教发展是济源的崛起之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