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为“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上指出,要引导广大青年在思想洗礼、在实践锻造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基于此,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与爱同行”实践育人辅导员工作室专题栏目——以青春之名,青承•红色记忆。带领学生通过品读红色家书,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薪火。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第九封红色记忆,我没钱寄回来养你老人家———1930年11月27日 朱锡绍致祖母
朱锡绍是南康龙回乡社下村人,1901年出生,父亲早年病故,从小由祖母抚养长大,1930年他参加红军。这封发自“富田圩”的家书是朱锡绍随红军攻克吉安撤退至富田,进行部队休整时所写并投寄,传递路线依次为“富田路站”“潭头路站”“龙冈路站”“兴国路站”等13个路站,途经永丰、兴国、赣县,到达信丰县牛颈乡后转南康县龙回乡,全程都是由赤色邮政独立承担,行程约500里。朱锡绍的家人收到这封珍贵的家书后,反复展阅,其祖母用粗布把信细细包裹,塞在自家的墙缝里。1931年,朱锡绍在第二次反“围剿”战争中光荣牺牲,这封家书便成了烈士生前留给家人最后的牵挂。
在上世纪90年代,南康一位村民在拆除老屋时,发现墙缝中用粗蓝布包裹着一封信。由于阴暗潮湿,外层蓝布已经腐朽成碎片,信封也残损严重,信笺有少许虫蛀,可以看出信的全文。在信封正面右上角还能仔细辨认出紫色的“挂号”字迹,贴8分邮资。集邮专家对信封残片上的邮戳进行详细考证,认为这是目前唯一一件从赣中寄赣南并安全送达收信人的信件,在邮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祖母大人呀:
我自从拜别你老人家后,不觉得就半年了,但是现在家里状况怎么样,我亦不晓得。因为不能通信的关系,不能随时写信来问候你,请你老人家要恕我的罪。现在我在军队里头工作,身体很好,并且一切的事情我亦能留心,觉得非常快乐,但你老人家要常常保养身体为重。我的妻呀,你在家里要时口口平,侍奉祖母与同我在家一样,不要随你性情行为。如可你不能在家安心工作,随你自由结婚罢了。兄弟嫂婦侄子亦要听祖母的教训,不要对口,使她老人家不悦,我想你们亦安康呀。目前我在廿二军一九二团一连当军需长,现在我身边金钱困难,所以没钱寄回来养你老人家。我而今告诉与你,恐怕今年我不能归家过年了,我要参加打南昌九江胜利,请你不要怀念与我。你接到我的信后,务须马上把家里的状况详细的给我一封信,我就不会时常挂念吓。回信送廿二军一九二团一连携交吉安一带。
不肖孙 朱锡绍
于吉安富田圩
一九三〇年十一月廿七日
朱锡绍的家书,是烽火中的“真情注脚”,无激昂口号,却字字滚烫。他在信里牵挂父母安康、叮嘱妻儿“莫怕清贫,要长志气”,也藏着对革命的坚定——将对小家的眷恋,化作守护山河的信仰,道尽革命者的家国情怀。
信中更有动人“人味”:愧疚未能伴孩子成长,坦诚思念的不安,让革命者不再是符号,而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这份质朴坚守,恰是一代人的精神底色:伟大从不是轰轰烈烈,而是藏在牵挂与初心里。
——中药2504穆茂盛
图文来源|《图说红色家书》
(声明:“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护理学院”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