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校内饮食安全监督管理,进一步明确生产经营者、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加强各监督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保障全院师生饮食安全,制定本规定。
一、制度与培训
1、建立和健全包括人员和场所卫生、设施和场所安全、采购、储存、加工、留样、餐具消毒等餐厅内部管理的各项制度,并规范悬挂上墙;
2、建立和健全对餐厅从业人员的登记、住宿安排、教育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以及对餐厅的各项检查、评比和管理制度;
3、每学期集中组织1次餐饮工作人员培训,学习贯彻《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食品行业“五·四”制度、后勤服务中心和本部门对餐厅的各项管理制度以及其他专项服务要求和管理规定等,并做好培训记录;
4、各餐厅每学期要定期组织2次内部员工教育培训;
二、采购与库房管理
1、执行集中采购和定点供应制度,严格执行大宗物品采购索证制;
2、严格禁止采购有害原材料、包装物和添加剂、“三无”产品和过期、变质商品、不得采购熟肉类产品,严把原料采购关,确保食品来源安全;
3、库房墙壁地面保持干净整洁,物资按进货先后摆放有序,主副分开,隔墙离地;
4、库内无鼠迹、无蟑螂、无苍蝇,通风良好,物资无受潮、霉坏、变质现象;
5、食品贮存场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要做到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分柜,存放的各类食品分类科学,标记明显。
三、加工销售管理
1、生熟、荤素食品用具分开,做到不落地、无尘迹、清洗干净、消毒彻底、摆放整齐;
2、生熟食品、肉禽水产品和青蔬食品的加工要分离;择菜、去皮要标准化、精细化,熟食品必须熟透,不加工霉烂、变质食品;
3、销售直接入口食品使用专用工具,不直接用手收取现金,不准使用塑料袋销售食品;
4、操作间和售饭窗口要禁止外人进入,严格堵死外来投毒和传染病源的入口;
5、扎实做好食品留样和留样登记,留样品种全标识清楚,留样时间48小时。
四、卫生管理
1、每学期开业前做好各餐厅餐饮服务许可证和人员健康证的办理,做到人人持证上岗;
2、个人卫生:餐厅工作人员着装统一、干净整洁,无头发外露,赤膀露怀,穿拖鞋、抽烟、随地吐痰等行为;售饭时带口罩和手套,上下班冲洗更衣,勤剪指甲、勤理发;
3、环境卫生:餐厅后橱干净整洁,加工废弃物随产随清;前厅一餐一清污,桌面人走即清、地面餐后拖洗,窗口和窗户玻璃洁亮透明,泔水桶加盖,桶壁内外刷净;剩饭剩菜餐后随清;前厅后橱墙壁、地面、设施无卫生死角、无鼠、无蝇、无积垢;内外墙壁无乱帖乱画,进门标志清晰,保持周边卫生整洁,所产垃圾餐前清理;每周六进行1次全面彻底卫生清理;全年无被上级部门通报情况发生,工作人员住宿房间干净整洁;
4、食品卫生:按照行业要求,存放、清洗、加工、隔离、消杀、出售等环节规范标准;
5、餐具卫生:消毒设施完好,筷子、碗、盘等餐具每餐一清洗一消毒,做好消毒记录。
五、安全管理
1、每学期对各餐厅至少进行1次安全知识培训,确保设施使用和加工过程规范安全;
2、每月进行1次设施安全大检查,排查隐患,消除隐患,做到加工机械、水、电、气(汽)、消防、应急灯、消杀等设施正常运行;
3、每周对各餐厅仓库全面检查1次,杜绝来源不明、过期、变质等食品进入加工环节;
4、积极消除各种显在和隐性不安全隐患,实现全年无饮食安全事件和责任事故;
5、出现失火、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要迅速到达现场,组织展开紧急处理工作。
六、价格质量管理
1、饭菜品种多样,营养搭配合理,高中低档饭菜比例合理,确保困难学生正常就餐;
2、主副食烹饪制作要规范,稀饭干稀适当,米饭软硬适宜,发面制品色白松软,不酸不黄,不用硫磺等有毒材料熏蒸;
3、饭菜量足形好,色、香、味俱佳,饭菜口味能满足不同地区用餐者的需要,学生就餐满意率平均达到80%;全年师生投诉不超过10次。
七、沟通评议
1、餐厅设置意见箱,及时了解学生意见,就餐时间餐厅有专人接待师生反映的问题,妥善处理所反映问题,记录详细,无师生不满情况发生;
2、组织伙管会定期收集和反馈对餐厅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对各餐厅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公布,对市场物价进行了解,及时做好对学生的宣传沟通;
3、每月对各餐厅学生就餐满意率进行1次书面调查,每两个月进行1次饮食座谈会,及时做好对学生的解释和对餐厅的反馈工作,反映的意见得到重视和改进。
4、每月组织召开1次餐厅经营负责人参加的饮食工作会,贯彻中心管理制度和规定,及时解决和反馈饮食经营存在的问题,并做好会议纪要与整改记录。
本规定适用于校内餐厅和商店,校内餐厅加工出售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由饮食中心具体负责实施,商店出售的食品安全工作由商贸中心负责实施。
后勤服务中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