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2日 09:47 作者: 浏览:
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 奋力创建全国一流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30年高质量发展纪实
姜小军 李滟 利军
愚公故里,黄河北岸;王屋山下,济水之源。截至2023年6月,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在中原大地走过了它30年“团结协作、克难攻坚、勇创一流”的漫漫征程。
三秩芳华,砥砺奋进;锐意进取,笃行致远。从1993年建校至今,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从中职到高职、再到联办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躬逢盛世,继往开来。30年创新探索的光辉历程中,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累计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3万多人,为区域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了巨大力量。
产教融合著华章
凭借着扎实的专业技能,2008年毕业于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冶金技术专业的史小毛,现在已经成长为河南金利金铅集团五分厂的厂长。
史小毛是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共育的典型代表之一。多年来,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日益彰显,已经成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在基层实践的生动典范。
学院始终将产教融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了所有专业的全覆盖,并形成了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课程设置对接岗位能力、实践教学对接企业生产、教育服务对接社会需求的“四对接”特色办学模式。
秉承合作共赢的原则,学院不断探索“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协同育人”产教融合的运行机制,形成了“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课堂教学车间化、实习实训生产化,校企办学双主体、合作育人全过程”的产教融合新路径。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提前选拔人才。学生在实习的同时不仅助力企业生产,而且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培训成本。
近年来,学院先后与富士康科技集团、比亚迪集团、华为集团、甲骨文公司等500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甲骨文软件学院、白银珠宝产业培训学院、济源工匠学院、苏州工业园区现代产业学院等,与河南豫光、济源钢铁、河南金利、格力集团、清水源等组建订单班,探索了入学即入职、入校即上岗、毕业成骨干的协同育人模式,走出了一条符合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强校之路。
服务产业结硕果
产业强市,职教先行。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主动聚焦地方产业设置专业——
聚焦济源有色金属超千亿级产业集群、现代化工和钢产品深加工及装备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了有色冶金、应用化工、智能制造等重点专业;聚焦传统产业提质改造,建设了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等骨干专业;聚焦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抢滩布局了食品智能加工、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专业;聚焦现代服务产业,持续做大做强文旅艺术、珠宝首饰设计等特色专业;聚焦产业升级对本科人才需求,与郑州轻工业大学联办了机械设计制造等3个本科专业。
一系列的精准聚焦,使学院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高度匹配,每年为地方输送毕业生数千人、培训人员数万人次。学院与济源市总工会合作成立了“济源工匠学院”,与济源人社局合作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经学院牵线搭桥,富士康科技数十亿元产业项目落户济源,拉动就业3万多人,推动地方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学院多次受到济源市人民政府的通令嘉奖。
为了将服务产业不断向纵深推进,学院先后建设了“精密制造技术”等2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工业机器人智能交互”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造钻石深加工”等16个重点实验室,成立了济源发展研究院等7个产学研平台,建设了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帮助企业攻克了药片吸潮技术、整体叶轮五轴加工仿真及切削参数优化等技术难题,突破了疏水氧化锌超细粉体和石墨烯铅蓄电池正极等新能源材料的制备技术,为企业研发了智慧车驾管理业务平台、基于互联网+的燃气缴费系统、施工升降机无基础加固式支撑传力系统等,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盟院合作谱新篇
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这些荣誉的取得,既得益于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更得益于民盟河南省委与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的盟院合作。
2015年,民盟河南省委以服务河南教育发展为切入点,与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实施盟院合作。2018年,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郑州师范学院等6所高校民盟组织与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相继签订了教育帮带协议。
随着盟院合作的深入,探索了3+6+1+N职教发展模式:以民盟河南省委、河南省教育厅、济源示范区为主导,以6所本科高校为主力,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调动各级民盟组织和N个企业力量,助推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进步。
通过盟院合作,与合作高校合作共建了BIM+VR建筑施工应用等4个创新型科技团队,合作立项科研课题20多项,“河南省工业机器人智能交互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项为省级科研平台。
通过盟院合作,学院立项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建成全国教材建设奖2部,荣获全国1+X证书优秀考核站点称号。教师在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中荣获国家级奖励2项,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等比赛中荣获国家级奖励7项。
技能大赛创佳绩
2022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代表队在“金属冶炼与设备检修”“建筑工程识图”两个赛项分别荣获一等奖。据了解,学院的“金属冶炼与设备检修”代表队在近四次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已经三次获得一等奖,一次获得二等奖。
近年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实施“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和“双高工程”建设项目,先后入选省级“双高工程”建设单位,被教育部认定为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学院持续推进专业建设,与郑州轻工业大学联办了3个本科专业,有色冶金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4个专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立项为河南省高水平建设专业,围绕地方有色、白银、电子等产业发展,新增设了25个专业。
据了解,学院通过采取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生产性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创新措施,使学生在全国大赛中屡获大奖,截至目前已累计在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32项、省级奖励300余项,其中“建筑工程识图”和“数学建模”赛项实现了全国一等奖的新突破;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了1银4铜的好成绩,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建模比赛中荣获5项大奖。此外,学院还在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在河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比赛中多次获奖,奖项多达182项。
培养时代新愚公
学院地处愚公移山精神的原发地——河南省济源市。多年来,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将愚公移山精神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实施了“新愚公”成长工程,以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精技艺、会创新”的新时代“新愚公”为目标,确立了思想道德、学习创新、职业拓展等“五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创建了课程研究、实践基地等“六大”平台,全力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愚公”成长工程运用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周期评价,在内容上实现了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覆盖,并自动生成可视化的学生综合素养成长报告。教师依据报告对学生精准施教,形成了“自我激励—主动参与—素养提升—全面发展”的良性循环。
学生成绩合格颁发的“新愚公素养成长护照”,不仅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身份认证,也为学生入党入团、奖助学金评定等提供了依据,为用人单位考察招聘提供了参考。2017年以来,已有3万余名毕业生拿到了“新愚公素养成长护照”。
随着“新愚公”成长工程的全面推进,毕业生深受企业好评,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对口就业率增至90%,社会满意度增至95%。
正因为此,“新愚公”成长工程被评选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优秀案例,2次入选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先后6次在全国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研讨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会等交流推广。2022年荣获河南省最美职教品牌。
服务保障创新高
济源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及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院发展,2022年6月27日,河南省重点工程济源产教融合园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规划占地1626亩,总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总投资38亿元,按照本科院校标准建设,可容纳在校学生2万人,这已是学院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该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学院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为学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自1993年建校以来,建成了沁园、高新两个校区。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校园规划建设,持续优化提升办学资源质量和保障能力,先后建成建筑面积达2.1万平方米、各类文献达100余万册的国家一级图书馆;建成建筑面积达4.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亿元的实训中心;建成22栋教学实训楼,20余个百人以上阶梯教室;建成面积达2.2万平方米、省内一流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建成实训工厂、旅游实训中心和汽车实训中心等实训场所;建成面积达1.5万平方米,拥有42间项目工作室、48个小微创客工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成了校史馆、王怀让文学艺术馆……
在师资队伍提升方面,学院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建设了一支由学校专任教师+企业技术工匠组成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省级教学团队,以及各类职教专家、教学名师、大工匠100多人,教授、副教授200余人,博士、硕士500余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70%以上,多人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奖项。他们把讲台站成了美丽风景,用匠心培育天下桃李,用技术服务社会发展。
后记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将以创建全国一流高水平高职院校为抓手,以建设职业本科学校为目标,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转自2023年6月12日《河南日报》“大河网”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