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部门首页 > 党群工作 > 支部活动

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体育部在职人员15名,现有6名党员,占总人数三分之一还多。在2009-2010年度工作中,体育部党支部在学院党委和党总支领导下,充分发挥了基层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体育部一班人,积极投身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
体育部党支部按邓小平同志的教育理论,认真贯彻第三次全教会精神,在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发扬了改革、创新、继承、发展的精神,加大对我院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力度,破除以竞技体育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确立了以“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和以增强学生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这几年一直探索和学习国内一些先进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经过科学的研究和不断的摸索,实施了“大学体育新课改按系统、分层次、课内外一体化综合管理”体育课程新模式。这些年,在教学分课上,我们不断增设新的体育选项,供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课程。切实让我院体育教学这一环节走在了河南省高校的前列。同时,在教研教改和科研学术方面,我部门刘书记和教学主任张有智同志积极带头,并经常鼓励教师踏踏实实、刻苦钻研、埋头苦干,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并在部门会议上制定奖惩制度和措施,大大的提高了教师教学科研的信心,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注重提升教工队伍素质,具体表现在(一)加强对文明创建的领导,健全领导小组成员,找出差距,创出特色,动员全部师生投入到创建活动中去,做好基础工作,形成有效的创新机制,推进系部精神文明的建设。 (二)进一步加强全员师德建设。以组织开展“为人、为师、为学”师德建设活动为抓手,继续抓好师德教育和经常性的师德教育活动,组织师德征文活动,不断提高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抓主题教育、形象建设、技能锤炼、制度建设等途径和方法,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育德能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体育部党支部是一支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基层支部,按照学院的管理目标,体育部在书记和教学主任的带领下,不断加强行政和教学管理,在工作中敢于管理、严格管理、善与管理,逐步实现部门管理的科学化、程序化、制度化。始终按照加强管理与完善服务相结合、条管与块管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党对群众组织的领导,增强党的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体育部党支部领导成员,支部委员,能在统一党员的思想后,完善和修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做到了职责明确、群策群商、管理到位、奖惩分明,并取得了较好的实效。同时较好地坚持了主任值班制度、部例会制度、教研活动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各项工作始终在责任清、任务明、有序有效的良好状态下运行。支部在工作中特别注重支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要求党员干部模范遵守党的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党的三大作风,关心群众的疾苦,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用于纠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处处做出表率,始终树立吃苦在先的精神,勤俭自律、清正廉洁,处处为群众着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党员的形象,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做好学院和体育部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体育党支部还注重抓好的日常工作:(一)是坚持党的七项组织生活制度:会议制度、党日制度、党课制度、报告工作制度、民主生活制度、党员汇报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二)是继续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发展党员工作要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对发展对象广泛听取党内外同志的意见。按照党员标准,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使那些作风正派、团结同志,在群众中有威信的优秀积极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三)是积极做好基层经常性的思想工作,坚持思想汇报、思想情况分析、检查讲评“三项”基本制度,积极开展谈心活动、互助活动、评比竞赛、讲学传统、共教共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四)是对党员进行日常性的教育(入党积极分子教育),要增强党的知识学习,根据学习要求,部支部要组织几次请专业党校老师进行对党的知识的讲授,提高党员对党的知识的理解,开展从业道德教育,形成“诚实守信、敬业爱岗”的良好风气。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体育部已成为了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团结向上、朝气蓬勃、勇于改革创新的先进集体。

打印本页 关闭

学院地址:河南省济源市济源大道88号 邮编:459000
Copyright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