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济源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新生开学季
赵莉 白世星 李滟
在当前全国本科扩招、生源下降的严峻形势下,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迎来的却是发展的春天,实现了招生规模、办学层次和生源质量三大突破。这一喜人的发展态势源自于科学的决策、丰厚的实力和日益扩大的社会声誉。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招生三大看点:★全院报到新生4660人,招生规模实现新突破。★首届招收本科生,办学层次实现新突破。★录取分数整体提高,生源质量实现新突破。
看点一:报到新生4660人,比2014年净增1500余人。共招收47个专业(方向),高铁乘务、学前教育、护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专业深受学生青睐。
解 读:科学决策把大局
强化“一号工程”地位,全方位保障招生工作。学院党委始终把招生工作确定为“一号工程”,由学院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全面领导招生工作,决策重大事项。学院制定了科学的招生工作方案,倾斜政策,保障资金,配足人力,确保了招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优化专业结构,从“齐头并进”到“能者先行”。专业设置是否与就业紧密结合,是否紧贴经济社会发展,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兴衰。2015年,学院党委紧紧围绕河南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和济源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停招社会需求量小、就业率低的专业(及方向)。新增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高铁乘务、航空服务、建筑设计技术、学前教育等7个专业。新增专业招生火爆,来自山西省晋城市的女生张悦,报考的就是航空服务专业,她告诉记者,自己一直梦想着当空姐,如今空乘市场需求大,就业前景好,考取了人文管理系航空乘务方向,梦圆济职。
看点二:强基固本抓内涵,久久为功终有成。学院首届招收本科生60人,实现了办学层次新突破。
解 读:内涵提升为根本
苦练内功,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多年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把内涵提升作为永恒的发展主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开展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学院核心竞争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学院建有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河南省特色专业5个、河南省示范专业5个、河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等,教学工程项目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院教学科研成果显著,拥有国家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有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60余项;学院深化校企合作,与富士康科技集团等合作共建准源精密有限公司,与力帆集团共同组建二级学院等,形成了“围绕产业办专业,围绕专业办企业;校企合作双主体,合作育人全过程;课堂教学车间化,实习实训生产化”等鲜明的办学特色。
乘风顺势,抢抓机遇谋发展。由于持续狠抓内涵建设,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河南省首批品牌示范院校。2015年,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学院抓住机遇,积极争取,与郑州轻工学院联办应用型本科专业,招收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2个专业。学院内涵建设上档升级,实现质的突破。来自濮阳的学生吕行,是今年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2015级新生,以高出三本线50多分的成绩被录取。她告诉记者,郑州轻工业学院和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招生,二者都是同类院校中的优秀院校,所以,我毫不犹豫的报考了这里。
看点三:录取分数整体提高,实现生源质量新突破。不少考生分数超过三本线分数,生源覆盖甘肃、贵州、海南等10余个省份。
解读:声名远播引凤来
清晰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使得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在职业技术教育这片肥沃的土壤里收获了丰厚的果实。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全国、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150多项。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学院先后荣获了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等荣誉称号,全省职业教育工作推进会在济源召开。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成就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省委书记郭庚茂和省长谢伏瞻等领导先后多次到学院视察指导工作,肯定学院“这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真正的职业教育就是这样的”。护理系副书记樊景峰介绍,该系学生毕业后有到郑大一附院、郑州中医药等三甲医院工作的学生,月薪都到万元以上。来自海南的周佳佳今年以504的成绩考入学院护理系,她说:“我选择这里,就是因为学院实力强,声誉高,好就业。”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声誉日益扩大,引得省内外家长、学子们来校参观考察。每年,“千名学子看济职”已成为学院的一种新常态。为了给每一个来校参观家长、学子做好服务,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典型。学院建筑工程系副书记李杰,孩子生病发烧都忙得没有时间去照顾;信息工程系副书记王税利,孩子参加中考都没有回去看一眼;招生就业中心工作人员崔艳艳,带病坚持参加工作,招生期间没请过一次假,没有休息过一天。参加千名学子看济职的郭蒙恩在日志中这样写道:“我在这里体会到了‘一群可爱的人’那份浓烈的热情。此时,我可以骄傲地说‘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其实就是我心中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