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日报》:驰声飞誉积聚学院蝶变“新能量
撰写时间:2015年12月25日 作者: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新常态下新发展系列报道之八

                                     白世星  李滟

  

《史记·三王世家》有云:“‘臣不作福’者,勿使行财币,厚赏赐,以立声誉,为四方所归也。”声誉是非物质的价值符号,是促进蝶变不可替代的新能量。

近年,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特色,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社会声誉远播,在河南、在全国彰显了发展新特色,叫响了高职新品牌。学院先后荣获了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全省政风行风专项评议先进单位、河南省专科院校综合实力20强、中原经济区建设最佳服务高校、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值得推荐的20张河南教育名片、河南省创业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广泛赞誉。

服务地方赢得盛赞。学院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济源的产业转型发展,紧贴市场需求,设置社会急需专业,每年为社会输送高技能型人才4000余人,其中40%留在济源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学院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每年为济源培训各类人员2万余人次,选派技术特派员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开展科技文化服务300多项,全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学院积极承担市政府招商引资项目,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成功助推富士康集团、重庆力帆集团、郑州轻工业学院市校合作等项目落户济源,为济源产业转型升级做出了突出贡献,连续三年受到市政府通令嘉奖。

人才培养倍受褒奖。学院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许多专业供不应求,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被企业预订一空。据教育部委托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调查显示,在最终进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的16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毕业生对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满意度综合排名第3,对学院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排名第1。富士康科技集团等用人单位对学院培养的毕业生非常满意,评价学院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能吃苦。” 声誉鹊起,四方归之。2015年,在招生形势空前严峻的情况下,学院招生规模创建校以来历史新高,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

办学特色全面推广。2013年,全省职业教育推进会在我市成功举行,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首要观摩点,办学经验在全省广泛推广。2012年以来,河南省委书记(时任省长)郭庚茂,省长谢伏瞻,省委副书记邓凯,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副省长徐济超、王铁、赵建才、王艳玲,省教育厅厅长朱清孟等领导先后到学院视察指导工作,对学院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办学特色和就业创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郭庚茂书记肯定学院办出了特色,为全省带了个好头。谢伏瞻省长评价学院:“以就业为目的,专业设置合理,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四个全面”布局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丰硕的成果、广泛的赞誉,为学院蝶变积聚了新能量。创建产教融合特色鲜明、创新创业示范引领、人才培养质量卓越、社会服务能力突出的全国知名高等职业院校指日可待。

相关文章: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